【项目案例】雨污分流有“神器”,看它如何守护城市水环境
来源:希玛诺光电|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9日|浏览量:2560


杭州的美丽和韵味离不开一条条水网河流。

一直以来,杭州在治水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在污水零直排、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营造美好人居环境。


一、项目概况


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系统位于杭州市某园区(黄色长方形表示设备位置),该处原管道为一根DN300雨水管,直通入河。在项目现场考察期间,多次发现夏季阵雨时最初半小时排水水质很差,说明此处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雨水径流造成雨水管排水污染;另外该雨水管晴天仍在排水,且时常带有异味,经取样化验发现氨氮严重超标,可能存在污水管混接的问题。

传统的改造方法,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路面开挖,施工周期长且难度大,产生高昂费用的同时并没有提高雨污分流效率,而由希玛诺提出的解决方案仅在河末端雨水管进行改造,1个月即可完工,无需大开大挖,大大减少工程量。



图:项目示意图



二、项目目标

1、解决雨水径流冲刷带来的城市面源污染对受纳水体的污染;
2、解决管网实际水质与管道类型不匹配而导致受纳水体污染物受纳量增加的问题;
3、解决雨天仅以水量作为入河标准的粗放管理问题,改由以水质进行精准判别,可智能设定入河水质标准,提高污水收集效率,实现精细化分流、智能化管控。


三、项目实施内容


1、系统组成
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系统由HAF-03G地下管网多参数水质快速监测设备、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器、原位快速水质净化装置、水文测量模块、地面控制柜等组成。

2、调控策略
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系统的分流水质判别标准是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性参数,本系统可通过本地人工设定或云平台远程设定3种不同的分流水质判别标准(进水流量、进水水质浓度、进水污染物总量)。

同时配有三种工作模式:联网模式、本地模式、应急模式,保证不管在联网或离线的情况下,都能高效处理分流工作。

联网模式:智能雨污分流系统借助全局调控平台采集收到的水质水量实时监测数据,通过AI算法和预设的分流标准作出智能决策、判断,将净水、污水自动分流到对应的管网中;根据河道及地下管网的实际情况要求,可对分流水质判别标准等参数进行调整、修改。

本地模式:智能雨污分流器根据原先设定的或人工本地手动最新设定的水质水文分流标准,进行分流工作,期间水质在线监测的测量结果将会通过本地数据通讯总线获得。

应急模式:遇到突发时期,除了可以根据系统设定,将进入系统的来水通过指定路径(污水管或雨水管)排出,充分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发生内涝等事件;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地面控制柜进行手动操作,控制阀门的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系统配有不间断电源,能有效防止外部供电中断的意外情况:当停电发生时,UPS可持续为系统供电,并向管理平台发送警报;当UPS处于低电量时,系统会切换进入应急模式,避免发生内涝。

3、系统效果
晴天期间:由于原雨水管道晴天存在排水现象,且氨氮严重超标,长时间维持在5mg/L以上(本项目以氨氮作为分流指标,也可根据项目需求设定不同的分流指标),晴天时将污水排入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厂处理。

降雨期间:降雨开始时,污染程度较重的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随着降雨持续,水质达到预设标准,开始进入雨水管,通过原位快速水质净化设备后直接排放入河。


图:氨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注:为展示集约化污分流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确实起到了分流作用,7月1日对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图中展示了降雨当天作为分流指标的氨氮变化情况。

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器通过综合逻辑算法和预设的分流标准作出精准的分流判断,确保晴天时雨水管内的污水通过分流装置正确流向污水管,做到晴天污水零直排;确保将污染超标的初期雨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全面控制地表面源污染。

更重要的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仅需在河末端雨水管进行改造,工期短,费用低,土建成本大幅度降低。

四、项目总结


该集约化智能雨污分流系统自2021年5月17日起,已稳定运行了84天,未发生一起内涝事件。杭州市某园区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有利于提升周边水环境整体质量,同时提高园区内雨污分流效率及污水收集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Copyright © 2017 希玛诺光电 版权所有 浙ICP备17054319号-1